English

群雁高飞头雁领

——记河南省武陟县西滑封村两任支书
2001-01-0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徐 可 我有话说

走进西滑封村,真疑心走进了乡村里的都市:宽敞整洁的街道,拔地而起的高层住宅,绿树红花掩映的厂区,电话、闭路电视等一应俱全的现代化设施……

曾几何时,这里是穷得出了名的“糠包村”。是谁,将它变成了人间天堂?

村民们的话就非常朴实:“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要感谢我们的两位王书记啊!”

他们衷心感谢的两位王书记,一位是已退居二线的老书记王在富,一位是现任村党总支书记王孝江。

1959年冬天,31岁的王在富担任了西滑封村党支部书记。那正是西滑封村最艰难的时候。为了全村几千口在贫困中苦苦求生的老老少少,王在富咬咬牙,以年轻的肩膀挑起了维系全村人生路的沉重担子。

那年冬天可真冷啊!破袄不挡风,腰间扎根草绳御寒的人有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青壮劳力逃荒外出打工。王在富暗暗发誓:“从今天起,我王在富哪怕上刀山也要保证不饿坏人。不改变西滑封村的面貌,死不瞑目!”

六十年代初,王在富利用村里的能工巧匠,先后办起了酱油坊、养鸡场、弹棉花厂、榨油厂等小型副业,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为了销售产品,他拉上平板车上郑州;为了保住村办企业,他被造反派打得头破血流。但王在富都挺了过来,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王在富率领西滑封人滚雪球似地发展壮大了村办企业。

改革开放使西滑封村走上发展的快车道。1991年是西滑封村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们在村办企业的基础上,组建了河南省第一家融农、工、商于一体的焦作市黄河集团公司,王在富兼任公司董事长。公司成立后,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规模迅速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只要努力劳动,人人无后顾之忧,老老少少过得舒心畅气。在西滑封村,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告诉你:“没有王在富就没有今天的西滑封。”而王在富从不宣传自己,他总是一遍遍说:“西滑封的今天是大家伙儿干出来的,我算个啥?”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在富越来越多地想到了西滑封的未来。他明白,西滑封要保持长久发展,必须有一个好的接班人,必须有一个真正为人民办实事的好班子。

王孝江就是老支书选中的接班人。

王孝江是一个军人,曾任某师政治部副主任,1989年转业后任焦作市制革厂党委副书记。1994年,68岁的老支书王在富找到他,恳请他回乡,接替自己带领村民将年产值达1亿元的西滑封村建设得更好。“你脑子灵,人品好,有文化,转业后当企业领导5年,懂现代化管理。乡亲们都盼着你回村领着大伙儿干,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老支书心情殷殷。

乡亲们的信赖,让王孝江很感动。第二天,他就找到市领导,决定“辞官为民”。他不要干部身份,不要城镇户口,不要国家工资,回到老家西滑封村当了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回村后,王孝江大抓创业精神教育和领导班子建设,很快使西滑封村以“班子强、人心齐、村风好”而闻名遐迩。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支部看支书。王孝江在了解村情,调查摸底之后,主持修订完善了《西滑封村党总支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措施》,坚持严格执行党风民主生活会等六项制度。他以身作则,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每次外出考察、谈项目、订合同,都在外吃小摊,许多人见他坐着轿车吃小摊,都不理解,可他却风趣地说:“填坑不要好土。”为工作,他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次。在他的带动下,村干部无一人放弃原则办事,无一人在企业中乱报销、乱伸手,使村党总支成为一个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战斗堡垒。

在王孝江和村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西滑封村走上“科技兴农”之路,农业耕作人员由300人减少到30人,粮食亩产却年年在1200公斤以上。他运用自己在从事企业管理中积累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在村办的造纸厂、酿酒厂、电缆厂、食品厂等16家企业中树起“大工业、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意识,闯出了一条“拳头(产品)开路、集团出击”的新路子,许多产品畅销国内外。如今全村工农业年总产值超过5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6500元。全村人看电影、洗澡、子女上学、老人退休生活、医疗等均由村里承担。

王孝江带领“一班人”两个文明一起抓。近年来,西滑封村先后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村”、“双文明村”、“明星村”、“中州新村”、“文明村镇示范点”。王孝江本人多次被省委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总结西滑封村的发展经验,武陟县委书记苗绍勇说:“西滑封村能长期、稳定地发展,就是因为它有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带头人,有一个团结奋斗乐于奉献的好班子。如果我们所有的乡村都能有这样的好带头人、有这样的好班子,还愁有什么办不成的事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